了一下。
“那咱们现在去银行那边,办1号仓库的事?”王中介适时问道。
“好,走!”李春兰精神头十足。
到了银行指定的洽谈室,迎接的是一位穿着银行工装、表情严肃的客户经理。
寒暄了几句,落座后,客户经理正式开始介绍1号仓库。
银行经理姓赵,他推了推眼镜,面前摊开着1号仓库厚厚的评估报告和抵押文件。“李先生(李国富),李先生(李国才),李女士(李春兰),苏先生。”他一一确认了身份,
“关于1号仓库的处置,我们银行基于最新的评估和内部流程,最终确认的底价是这个数。”
他报出了一个比王中介之前透露的“底价”还要再低5的数字。
李国富和李国才眼睛一亮,看向王中介。
王中介不易察觉地微微点头,示意这确实是银行最后的底线了,比他预想的还要好一点,显然是他在中间又努力争取了一番。
“赵经理,这个价格我们接受!”李栋梁代表兄弟俩立刻拍板。
接下来的流程就复杂多了。银行需要李国富和李国才签署一系列的购买协议、承诺书,确认知晓仓库现状(尤其是破败程度)、放弃因现状问题向银行追责的权利,并严格按照银行规定的时间支付全款(要求在协议签订后一个月内付清)。
同时,银行也明确表示,仓库内遗留的任何物品,银行不负责任何清理和处置,需要买家自行解决。
李国才仔细听着,听到“自行清理”时,眉头还是皱了一下,但想到那巨大的空间和未来的可能性,还是咬牙签了字。李栋梁则显得更沉稳些,一项项认真看过才落笔。
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文书签署和细节确认,伴随着李国富、李国才在最终的购买合同上签下名字并按上手印,那间虽然破败却潜力巨大的1号仓库,终于正式易主。
因为是从银行购买,所有资料银行那边先拿走办理过户,等手续好了之后会邮寄到李栋梁给的地址那里。
走出银行,阳光正好。三家人站在台阶上,互相看着,脸上都洋溢着尘埃落定的轻松和对未来的憧憬。
“成了!”李国才用力拍了下大腿,声音带着兴奋。
“大哥,小弟,恭喜了!这下可有的忙了。”李春兰笑着祝贺。
“春兰,建国,也恭喜你们拿下那两个小的!”李国富也由衷地说。
“同喜同喜!”苏建国笑着回应。
王中介也松了口气,脸上是真心的高兴:“李哥,李哥(指国才),李姐,苏哥,恭喜恭喜!这算是立秋开门红!后续过户的手续我会一直跟着,你们放心。”
“辛苦你了,小王。”李春兰由衷地说道,今天能这么顺利,王中介确实功不可没。
“那李姐,大家跟我一起去店里?我们商讨一下仓库租赁的事。”王中介顺势提议。
“哦,对,差点把这事忘了!”李春兰一拍脑门,今天主要精力都放在买仓库上了,“走走走,去你们店里商量,坐着好好说。”
一行人跟着王中介回到了他所在的中介门店。店里开着空调,比外面凉爽不少,大家各自找了椅子坐下,王中介麻利地给大家倒了水。
“好了,现在咱们三家仓库都算是落定了。”
王中介拿出纸笔,进入工作状态,“1号大仓是李大哥和李小哥合伙的,2号和3号是李姐和苏哥的。
打包出租给一个租户,无论是管理还是租金议价,都比分开租要强得多,也更吸引大客户。”
李栋梁点点头:“是这个理儿,打包租省心,也能租个好价钱。就是三个仓库有点大,而且1和2、3位置不在一起,好打包租吗?”
“有!”王中介精神一振,“意向客户有几个,但最有诚意的是一家做建材批发的。他们看中的就是1号的大空间和后面那个大院子,方便堆放大件和周转。
2号和3号他们打算用来做办公、小件仓储和员工宿舍。他们需求量稳定,租金支付能力也强,关键是,他们愿意签长约,至少五年起!”
“五年?”李国才眼睛亮了,稳定的长租客可是求之不得,“那敢情好!租金怎么说?”
“这就是需要咱们三方一起定夺的关键了。”王中介铺开一张简易的仓库平面示意图,“他们报了一个打包的意向价。但咱们内部得先达成一致:租金怎么分?”
他看向李国富兄弟和李春兰夫妇:“1号面积最大,但现状最破,后续收拾投入较多。
2号和3号面积小些,但现状好,收拾投入相对小。
我的建议是,租金分配按面积占比为主,但也适当考虑1号仓库的现状和未来可能的升值潜力,以及前期投入的成本差异。
比如,1号占总面积比例大概是60,2号和3号加起来40,你们看呢?”
李大哥刚想说话五五分比例,李大嫂拉了他一把,1号院子是和小弟合买的,拿60的比例,跟小弟平分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