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[天幕]皇帝聊天群 第129节(2 / 2)

为他也会背叛,就将他囚于军中。

屈突通、殷开山认为他会因为被囚而产生怨恨,建议陛下杀了他。

唯有陛下信任他,不仅命人释放他,还亲自赐他珠宝,告诉他如果想要离开,这些财物就是路资。

在那时,尉迟敬德就决意效忠陛下。

【李世民:谢秦皇盛誉!】

确认秦念此言并非欲抑先扬,李世民坦然受赞。

心结已解,现在的他更加自信。

因天幕的存在,可以避开诸多过错,李世民确信自己将会开创更高的伟业。

【秦念:朕还没夸完。卫霍李靖的战术皆在巅峰,但战术是为战略服务,没有卓越的战略部署,战术上再怎么取胜也毫无意义。】

【刘秀:正如项羽多次胜于战术,然而于战略上毫无意义?】

刘秀一点即通。

至于为何突然出言,是因为项羽败于高祖之手。

此番出言,当然是迂回委婉地称颂高祖。

十日前的话题中不慎累及高祖,但此番是应和秦念,应不会再带累先祖。

【秦念:你家高祖虽然战术上面对项羽一输再输,但战略上善于采纳张良韩信等人的谋划,无论怎么输都立于不败之地。】

第73章

【刘秀:……】

刘邦暗叹。

有着“无论怎么输都立于不败之地”这句话, 他对项羽的诸多败绩就都不值一提。

“战略上善于采纳张良韩信等人的谋划”,也算得上秦念对他的赞誉。

可偏偏秦念此人极喜褒词贬用,刘邦就无法确定这段话的重点究竟是后半段, 还是前半段的“一输再输”。

秦念的目的若是在贬低于他,这“善于纳谏”或许就该理解为“拙于战略”。

这秀儿怎么就不听劝呢?

刘邦却发现自己的民心排名略有上升。

——百姓显然不会想这么多,只会认为后世秦皇在夸陛下“立于不败之地”。

【刘邦:吾能建立功业,赖三杰之功也。】

秦念曾提及“汉初三杰”中包括张良韩信。

称帝后,刘邦曾于南宫论如何得天下:

“夫运筹策帷帐之中,决胜于千里之外,吾不如子房。镇国家,抚百姓,给馈饟, 不绝粮道, 吾不如萧何。连百万之军, 战必胜,攻必取,吾不如韩信。此三者,皆人杰也, 吾能用之, 此吾所以取天下也。”

显然这第三杰就是萧何。

刘邦决定以退为进。

看似将功劳归于三杰, 但是能够用这三杰,又何尝不是他刘邦之功?

这便是暗合秦念说他善于采纳他人的谋划。

【秦念:能够分辨谁的策略更加正确,这也足见你的战略眼光。】

秦念早就看出刘秀是在为刘邦挽尊,于是故意语焉不详,想看刘邦有什么反应。

如果刘邦直接自夸, 秦念就要嘲讽他差点听信郦食其的策略分封六国。

但刘邦将功劳归于汉初三杰, 却是让秦念想起汉高祖的南宫之论。

知人善用其实是极为罕见的优点。

听从萧何的进谏放弃与项羽开战, 入汉中称王暂避锋芒,再按韩信的建议还定三秦,后从张良之策调动英布、彭越、韩信袭扰项羽后方,自身于荥阳成皋一带吸引项羽的主力。

最终垓下一战亡楚,大汉一统天下。

………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