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[天幕]皇帝聊天群 第111节(2 / 2)

【秦念:办学。你朝的官学基本只招收官员子弟。若想普及教育,最好的办法是兴办官学至各乡甚至各里,让所有平民都可以入学。】

【李世民:……此举不可为,如何能兴办如此多官学?】

【秦念:乡学里学不需要投入太多资源,几个老师,一个小院足矣。】

【李世民:纵使每乡一师,你可知大唐有多少乡?】

李世民皱起眉头。

他不是怀疑秦念的能力。

正是相信秦念,所以猜测秦念时期已经做到了这一点。

可李世民却想不出大唐如何办到此事,这是否意味着他远不如秦念?

【秦念:里学,只需要老师认字,能对幼童做基础的认字启蒙即可,可以让备考县试的考生任职。】

这“里学”代入现在,指的其实就是小学。

在严重缺乏老师的时候,可以让备考中考(县试)的学生担任小学(里学)老师。

没错,秦念眼中完善的科举,最基本的要求是全民普及教育。

封建王朝喜欢愚民,但秦念可以对自己的人设作主——

推翻嘉庆的皇帝,就是在看到与世界的差距后,决意要普及教育,使得人人如龙。

这很合理。

【秦念:乡学,通过乡试的学生可入学,老师则由备考郡试的考生担任。】

【秦念:如此数年,大唐怎么会缺少老师?】

【李世民:只是认字就去为幼童启蒙,岂不是误人子弟?】

【秦念:百姓因无粮而饿死,何不食肉糜?】

【李世民:……】

李世民是真没想到,有朝一日自己也成了晋惠帝。

但正如秦念所说,有认字的老师为平民启蒙,总好过连老师都没有。

请德高望重的师长为幼童启蒙,是豪贵之家才能吃得起的“肉糜”。

【李治:平民子弟付不起束脩。】

【秦念:所以官学得免费,老师的束脩改成俸禄,由朝廷统一拨款。】

【李世民:……大唐并不富裕。】

李世民曾经以为大唐还算富裕。

但秦念为每乡、甚至每里的老师发放俸禄,李世民只觉秦念先前自诩“穷得没钱给自己修建帝陵,钱都得用来加强国防”纯属刻意绕开规则限制。

富裕至此,哪里像是贫穷?

分明就是这位后世秦皇太过看重百姓,宁愿不修帝陵也要兴办官学。

再想到秦念给老师发放的俸禄,有可能来自于昭陵的陪葬品……

李世民心中五味杂陈。

第62章

【秦念:开源有严打贪腐、迁徙豪富、打劫世家、奴隶贸易、向周边国家收保护费等。节流有诸如陵寝从简、少修宫殿、穷养宗室。怎么会缺给老师们发俸禄的这点钱?】

最佳的开源方法其实是发展工商业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