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意动:“那戏唱得可真好听,曲调也新鲜,不像那些老戏咿咿呀呀的让人犯困,我娘子带我女儿去听了两回,她在家里天天唱,没想到这么快就出话本子了?”
“岂止呢,听说这本书还请了去年的探花郎作序!你想想,那可是探花郎啊,他看了都说好,肯定是好故事!”
“走走走,咱们也去凑个热闹!”
日上三竿,丰乐楼大门前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,有凑热闹的百姓,还有被沈明安叫来充场面的国子监同窗。
桑文鸢也来了,还带了许多平日交好的小姐妹,此刻她手里就拿着一本新鲜出炉的《玉堂钗》,正积极热情地向她们推销。
有人问:“这本书比起潇湘公子的《绮兰传》如何?”
桑文鸢想了想认真道:“这两本虽然都是以女子为主角的话本,但绮兰姑娘是逃婚离家,闯荡江湖,是出世;而谢姑娘是女扮男装考科举,是入世。我认为是各有风味,都值得一看。”
一位小姐接过她手里的新书,翻动书页,突然惊叹:“这里面的插画居然是彩色的?”
这一声惊呼立刻引来其他人的关注,好些个脑袋都凑过来看。
“真的是彩色的?这是怎么做到的?不会是请人一页一页画上去的吧?”
“天哪,那这样一本书得卖多少钱?”
“不过这插画画得真好看,活灵活现的,跟外面那些仕女图的风格不太一样,一定是位高人……”
桑文鸢事先得了沈令月的叮嘱,连忙解释:“各位放心,这彩墨插画是琅嬛馆的独家工艺,话本售价不变,而且前三天购买还有优惠,多买多送——”
她指着身后的一张长桌,笑眯眯道:“还会随机掉落探花郎亲笔所绘的书签哦。”
众人循声望去,下一秒便见到姜云霖一身大红织锦长袍,面若皎月,唇角含笑,轻摇折扇走了出来。
人群中安静了一瞬,下一秒爆发出巨大的尖叫。
“是探花郎——!!!”
作者有话说:姜探花:我就说这钱不好挣吧……原来还包括出场费和代言费[无奈]
第84章
有几位小姐原本还在犹豫要不要买书, 姜云霖一出现,立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到队伍最前排,豪气地拍出一锭银子。
“先给我来十本!”
下一秒又脸红红地看向姜云霖, 羞涩道:“探花郎, 我可以拥有你的亲笔书签吗?”
姜云霖:“……没问题。”
这三个字如同开关, 瞬间引爆了在场小姐夫人们的热情。
就连桑文鸢都拉不住她热情上头的小姐妹们,反而像个小陀螺似的被挤到一旁, 转了好几圈,最后堪堪在沈明安怀里停下来。
她仰起脸看着自己的未婚夫,长叹一声:“阿月是怎么想到请姜探花来站台的?这效果简直好得可怕……”
沈明安回想起上次带沈令月去姜云霖家的情况,也是一脸困惑。
不是说好只请他为新书作序吗?怎么现在不但本人到场, 还连写带画地推销起来了?
“可能……是因为小妹夸他的手好看?”
不然沈明安也想不明白这二人怎么就突然“一见如故”了。
眼看人潮拥挤,他扶着桑文鸢去一旁休息,对她笑道:“今日还要多谢你带人来捧场。”
桑文鸢笑意盈盈地摆手,“阿月难得有求于我,我自然要倾力回报。再说了, 这本《玉堂钗》就是很好看嘛。”
她身为国子监祭酒的小孙女, 从小泡在祖父的书房里, 没少偷拿那些藏在书架最后排的话本子,一个人躲在被窝里悄悄看。
“我早就受够那些才子佳人的无趣故事了。”桑文鸢不高兴地皱起鼻子,“仿佛女子只有相夫教子,宽容大度, 遇到身份比自己高的贵女就要自请下堂,才能被写进书里称一句‘贤妻’, 凭什么嘛。”
她巴不得市面上像《绮兰传》《玉堂钗》这样的故事越多越好!
另一边,姜云霖面前排起了长龙,他画得笔尖都要冒火了, 也远远赶不上队伍变长的速度。
不知是谁问了一句:“姜探花,这本书的作者在哪里,可否请他一见?”
姜云霖斟酌回复:“是我的一个朋友,她如今正在闭关创作后续剧情,不便分心。”
于是那位小姐就派丫鬟去给好友传话:“……快来丰乐楼,姜探花帮朋友卖书呢!”
传着传着就走了样,变成“姜探花写了新书,假托友人之名,正在丰乐楼前签名卖书!”
姜云霖起初还有心解释几句,结果不光是笔尖冒火,嗓子眼也开始冒火了。
好不容易排到的那位小姐连忙劝阻:“姜探花,别说话了,快歇歇吧,我们都懂!”
一定是姜探花不好意思让人知道他闲暇时间爱写话本,所以才编了一个莫须有的朋友出来嘛。
姜云霖:……解释不动了。
这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