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格啊,居然不急着抓人了。
-分割线-
薛宝钗一上午都没见到惜春,询问门房后得知她天蒙蒙亮就出去了。虽然惜春年纪尚小,但有些拳脚功夫,一般人奈何不得她,因此众人并不十分担心。
到了中午,惜春回到薛家,众人不由大惊。新春已剃去青丝,头戴僧帽,脱去了绣衣,换上了木兰色缁衣,手中握着一串佛珠,一副超脱凡俗之态。
迎春脱口而出道:惜丫头,你这是。。。
惜春抿嘴一笑,颊上现出一个梨涡:我已在牟尼院皈依三宝,受持具足戒,拜在善庄大师门下,法号慧舍。
宝钗没想到惜春不声不响,突然出了家,心里有千言万语,不知从何说起,过了半晌道:傻丫头,当尼姑有什么好的,你哥哥知道吗?
惜春原本提起贾珍总带几分厌恶,如今剃去了三千烦恼丝,心情平和了许多,再提起此人,已是无嗔无喜。
惜春道:自是知道,今日一起去的牟尼院。
几人听了齐齐叹气,皆叹贾珍算盘精明。
惜春是贾府的姑娘,只是借住在薛家。如今年纪小倒也罢了,再过几年就要说亲了,总不能叫薛家出嫁妆,自是得宁府那边大出血。现在惜春出家,贾珍省了一大笔钱,何乐而不为。
宝钗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晚了,木已成舟,但惜春年纪还小,若能回心转意,再过几年头发长了出来,不耽误会什么。
宝钗语重心长劝道:尼姑庵里藏污纳垢,并非清净之地,水月庵里的丑事还少吗?你有心向佛,在家皈依也是一样,何苦要落发呢。
惜春平静道:我心清净,我自清净。
世人说尼姑庵不净,是他们心脏、眼脏。她清清白白的人,天地佛祖可见,世人之见,与她何干。
探春略有些埋怨道:出家是一辈子的大事,你好歹先和我们商量一下,以后要是后悔了,如何是好?
惜春淡然一笑:后悔便后悔了,还俗就是了,一生这么长,总有后悔的事,难道要裹足不前?
在惜春看来,当初贾家众人还都觉得能有一世的荣华富贵,怎知一夜间风云突变。想长远了又有什么用,顾好眼下才最重要,谁规定出家就是一生一世的事了。
迎春没想到惜春竟有这份胆气,心下有些敬佩,又有些羡慕。
香菱颤声道:你真的想好了?
惜春点头,坚定道:自是想好了,我从小就羡慕智能儿,如今遁入空门,也算了结这桩心事。
黛玉知道惜春的心思,见她得偿所愿,真心替她欢喜,却又有几分不舍,哽咽道:你好好跟着师傅修行,回头我们去寺里看你。
宝钗转而望向黛玉,问道:你支持惜丫头?
黛玉忍住心底的悲伤,强笑道:惜丫头眼中含喜,气度比昨日沉稳了不少,眉宇间尽是慈悲之色。既然她一心向佛,你我姐妹就该支持才是。
众人再次细细端详惜春,只觉她身上似有一层淡淡的柔光,让人心生宁静,可见是个有佛缘的。
宝钗性情豁达,想通此节,笑着鼓励道:贾家的姑娘才情出众,惜丫头既有此志,日后定能成为一代宗师,弘扬佛法。
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第90章 查抄道观
回到家, 裘智和朱永贤说起了自己的顾虑。
本朝虽有文官获封国公的先例,但此等殊荣屈指可数。而且他曾听贾代鹤提起过,荣国公是领兵打仗的一把好手, 估计宁国府同样出身行伍。
裘智担心贾敬在玄真观养着私兵, 毕竟他都敢采生幼儿当药引了,不差豢养私兵这一条罪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