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14章(1 / 2)

出了花厅,春霜艳确认四周无人,料想黄氏正沉浸在震惊之中,无暇他顾。她忙从怀里掏出一张潮湿的帕子,擦去脸上的妆容,随后将手帕收好。

接着,她装出一副虚弱的模样,身体晃了几下,摔倒在地。

黄氏以为孙姨娘还魂,心中又惊又喜,一时手脚无力,混身发冷,许久未曾缓过神来。待身体有了些力气,她跌跌撞撞地追出花厅,见春霜艳发髻散乱,躺在地上。

黄氏急忙上前把人扶了起来,再定睛一看,哪有什么孙姨娘,只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。

黄氏心中惊疑不定,她方才明明看到了孙姨娘,二人还说了好几句话。即便自己一时恍神,眼睛花了,可俩人在屋里相处了半盏茶的时间,不可能一直认错人。

春霜艳缓缓睁开眼,眼中满是不解之色,迷茫地问道:我怎么到这了?她挣扎着站起身,环顾四周,随即恍然大悟:莫非刚才有鬼神附体?

黄氏一把攥住春霜艳的手,激动的浑身颤抖,问道:刚才是谁附你的身了?

春霜艳故作茫然,无辜地望着黄氏:我的神智被挤出了灵台,无知无觉,不知是哪位大神上了我的身。

黄氏听了春霜艳的话,略微有些失望,轻轻地啊了一声,低下头不再说话。

春霜艳见状道:我继续去给姨奶奶念经。

黄氏摆摆手,有气无力道:你找任管家要五两银子就回去吧,我有些头疼。

春霜艳忙谢了赏,找任五七要了银钱,欢天喜地地回了描香阁。回去的路上,春霜艳喜滋滋想道:这生意不错,来钱快还不用陪客,除了出堂差的钱,又另有赏钱。

来到县丞衙,春霜艳把自己在谭家唱念做打的那一套讲了一遍。

裘智听完竖起大拇指,夸道:不错,你这个主意好,以后要是再有需要,我继续找你帮忙。

裘智觉得县丞衙急缺女性员工,但是卫朝除了女牢里的禁卒,还有替女囚验身的稳婆,就不再正式雇佣别的女性了。他看春霜艳做事机智,就先定下她这么个外包,将来有机会就长期合作。

春霜艳一听,立刻喜上眉梢,笑得合不拢嘴,问道:老爷,您什么时候去谭家找谭太太问话啊?

裘智心里已经有了计划,道:不急,你前脚刚走,我后脚就去,显得好像咱俩串通好了一样。晾她两天,再去问话,保证立刻就说。

刘管家那边的调查进展得不是很顺利,他平日里不怎么和别人来往,在谭府之中没有特别亲密的人。裘智只能希望黄氏还有赵大郎那边有些突破。

等孙姨娘出了殡,裘智才带着人去了谭府。

黄氏见孙姨娘死后还要被人开膛破肚,连个全尸都没落下,本不待见裘智,但想起孙姨娘附身时说的话,一时愁肠百转。

裘智这两天早就想好了话术,情真意切地看着黄氏,语重心长道:你和谭大人之间的关系我多少看出来些端倪,而且谭大人并非良人。

毕竟是在谭家,裘智不好意思说主人坏话,因此说得还有所保留,真要是让他直说,谭瑾庸就不是什么好鸟。

黄氏察觉到裘智对谭瑾庸的不喜,心中的戒备稍有缓和,抵触之情稍减。

裘智接着道:大道理我就不说了,你家里死了三个人了,你不在意丈夫、公公,就不想想孙姨娘吗?她死得不明不白,你不想为她讨回公道吗?你若是知道什么内情赶快和我说。

裘智这话说到黄氏心坎里了。

她和谭瑾庸连面子情都所剩无几,在她看来,谭瑾庸死便死了,是鬼下手也好,是人下手也好,和自己毫无关系。然而,孙姨娘不一样,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,自如如何能不管。

黄氏泪水决堤,哭得泣不成声,许久之后才渐渐平复,讲起了一段往事。

她是宛平乡绅的女儿,黄、谭两家世代交好,她比谭瑾庸大一个月,五岁时二人定下了娃娃亲。孙姨娘是外面买来的丫头,从小同黄氏一起长大,名为主仆,实则情同姐妹。

黄氏和谭瑾庸青梅竹马,两小无猜,嫁过来自是夫妻恩爱,琴瑟调和。公婆都是和善人,待她同亲生女儿无异。

谭家是积善之家,在县里颇有名望,丈夫年纪轻轻就考取了功名,她走到哪都有人敬着,可谓是花好月圆,十分完美的婚姻。

只可惜婚后五六年,黄氏别说生下一儿半女了,连个孕信都没有。平日里求神拜佛,请医问药,各种偏方都试过了,肚子依然没有半点动静。

谭瑾庸二十五岁那年,中了三甲同进士,外放到了永州去做官。黄氏夫唱妇随,跟着一起赴任。她无儿无女,婆家催得又紧,谭瑾庸时常抱怨,夫妻感情早不似刚成婚时那般甜蜜了。

黄氏无奈之下,只能为丈夫纳妾,以延续谭家香火。

亲民官任內不得娶治下女子为妻妾(注1),所以黄氏就把主意打到了从宛平带来的婢女身上。挑来选去,只有自己的陪嫁孙静儿最合适。

孙静儿比黄氏小两岁,之前嫁过一次人,成婚没两年,男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