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2oo章(1 / 2)

以免胡国剩下的那些人, 起了为君效忠的心思,同时传出去,也不利于大庄对外的高贵形象, 因此胡国那些俘虏, 暂时被安置在鸿胪寺的客馆之中。

拨了一处小院,安置所有人。

大概是五十余人,沦为阶下囚后,身边也没了伺候起居的奴隶们,一群贵人刚刚进去的时候, 成天找事儿,不是这不好,就是那不行。

那模样做派,恨不得鸿胪寺的官员给他们过来当奴隶。

鸿胪寺的官员当然不会理会那群胡国人,要不是为了维持大庄对外的“和善”名声,他们就把这群人全都关大狱了,哪儿还会给他们好好的房子住。

一群不知感恩的东西。

想到胡国这些年对大庄边境的骚扰,鸿胪寺的官员们直接新仇旧恨一起算,大门一关,直接几日没有去给那群人送饭。

五十几口人,每天对粮食的消耗很大,一旦鸿胪寺不给送吃的,他们当天就断顿,然后在饥饿中,明白自己目前的处境。

等李暮歌经由李乐景提醒,想起胡国这群家伙的时候,胡国的这些王公贵族已经学会自己伺候自己了。

事实证明,人的潜力是无穷的,自诩生来高贵的人,在生存面前也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,学会他们往日里最讨厌的“下等人”的技能。

反正李暮歌要见胡国的王子时,那位王子已经学会下厨做饭,洗衣拖地之类的活儿了。

鸿胪寺依照大牢的规矩,将男子与女子分开囚禁,没了女子压迫,男子内部的压迫直接打破了所谓的贵族血脉压制,年纪小,身材瘦小一些的王子,成了食物链的最底层。

“陛下,胡国王子胡加央已经带到紫薇殿外,另,还有几个胡国男子闹事,已被禁军当场击杀。”

翠玉低声同李暮歌说道。

李暮歌没想到胡国人到现在了还不老实,心中有些烦,摆摆手让翠玉到一边去。

随后她像是忘记了紫薇殿外的那个胡国王子,还跟李乐景聊天。

“长公主所言之事,之后朕会派御史前去探查,那些个胆敢偷工减料,压迫民夫服役的官员,一经发现,决不轻饶。”

“陛下英明,那些地方硕鼠早就已经习惯了此前肆无忌惮的贪污,往国库伸手比从自家拿东西还要随意,决不能轻饶这些人。修路乃是陛下心中大计,他们胆敢阻拦,是吃了熊心豹子胆,务必要重罚他们,以儆效尤。”

李乐景这段时间天天跑修路的事情,修路的事一日不曾彻底完成,她就一日不得安宁。

平常做事就已经够烦了,现在还有人跳出来阻挠此事,与她作对,她都想要亲自提刀上阵将那群人给砍了。

此刻说起那群人,就是一脸咬牙切齿。

李暮歌有段时间没有见过情绪如此外放的人了,李乐景回来后,倒是让李暮歌的日常多了几分趣味。

挺好玩。

当然,国事就没有好玩的,国事都很严肃。

所以李暮歌在心里笑了笑后,面上冷淡地说:“长公主放心,朕不会轻饶贪官污吏,胡国王子已经在外等候,长公主对胡国,有何见解?”

李乐景在西北两年,见过不少胡国人,同时也很清楚西北那边的气候。

但要问她对胡国有什么见解,李乐景说不出来。

“有关一国,臣姐愚钝,不知该如何评论,以正国论,胡国非国。其子民茹毛饮血,无固定居所,依存草场而生,无圣人引路,以文字丰精神,其农人不种地只牧羊,土地也不适宜种植粮食,是与我大庄截然不同的国度。”

李乐景认为自己说不出个所以然,结果说出来的话却是字字珠玑。

到底是去过西北的人,比不少朝中大臣说话要有底气很多。

李暮歌真不想回想,之前她在早朝上问大臣,胡国如何,竟然有大臣说,胡国之所以会输给大庄,是因为胡国没有名臣贤主。

胡国内部自然有名臣贤主,只是那个名臣贤主,绝不是朝臣口中的名臣贤主。

胡国的名臣大多数是王族的亲戚,贤主比较少,因为他们的“主”多看血脉。

和李氏内部的竞争上位不同,胡国王族是真的很重视长幼顺序,期待王族内部竞争,不如期待一下王族和其他大族争斗落败,换个更强大的王族上位。

总而言之,胡国内部的制度是非常适合草原的制度,与大庄完全不同。

大庄人有固定的居所,耕种土地,获得粮食而生存,这一点上,与胡国的百姓完全不同。

“若是能研究出生长在西北荒地上的粮种,或许能够改变一部分胡国人的天性,比起游离失所,他们肯定更喜欢稳定的生活。”

李暮歌一句话直切主题,她想将游牧民族,改成有固定居所的农耕与游牧民族的混合体。

这点其实有成功的先例,一些能够耕种粮食的地方,胡国人和大庄人互通有无,跟一国没有太大区别。

胡国人比较少,李暮歌想,她这个想法应该是很有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