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来。”邓秀珍连忙解释。
“买田地?买着干什么?”听邓秀珍一说,朱老七气消了,心底却升起了疑惑:都说无利不起早,她买那边的田地干什么?是不是有什么赚钱的门路自己没发现?
聪明又会钻营的他,马上把了解到的信息整合了一遍,却没找到关于那片区域会发生变化的信息。
看朱老七有怀疑,邓秀珍连忙解释:“我是农村来的,在城里找不到好路子过日子,回去又怕人笑话。所以想着去养鸡喂猪。
可是李叔也在养,山上就那些东西,我才想着买些田地种。一来可以解决自己一家人的粮食问题。二来如果我想多养些家畜,自己种田地的话,就有米糠和菜给家畜吃,不用去买。三来,我要是在这里有田有地有房子,心里踏实。”
听到邓秀珍这么一说,朱老七心里安定了下来,告诉邓秀珍:“我在那边一共有十二亩,如果你要,我可以转给你六亩。把靠近东边的土地给你,”
邓秀珍心里计算着六亩地大概要花多少钱,想着要是自己把钱拿来买地覃彦林会不会很生气。
朱老七却以为邓秀珍知道他家的土地在哪里,对自己给她的都是贫瘠的荒地不满意,连忙解释道:“你说的情况我比较理解,但是我也不能因为理解你,就断了自己的后路。要是哪天我日子过不好了,我也得回去种田地。”
第43章 、没钱了
“你这地卖多少钱一亩呢?”邓秀珍问。
“前几天有人买了我亲戚的地,是两千一亩,我这里比他的偏一些,就卖你一千八吧。”朱老七回答。
一千八一亩,六亩就是一万零八千,邓秀珍心里盘算着。她原本只打算买那几间房子,没想到朱老七却可以卖给她六亩地。她是想买,可是家里总共也就一万多块钱,这要拿出一万多买地。
现在都年底了,到明年这么短的时间不可能攒到多少钱,而明年的麻木会遍布蒲城,再要靠麻木挣钱很难。那他们明年不仅没钱做生意,甚至生活都会有些捉襟见肘。
而且到底是哪一年聚财山下开始开发,她是真不知道。
“要不我带你去看看吧。”邓秀珍一直不开口,朱老七以为邓秀珍嫌贵,不想买了。他最近准备开个电器店,手上缺资金,正在凑钱中。
有人劝他去贷款,他动过心,可问了贷款的息钱后,马上打了退堂鼓:万一生意不好,那自己做的都用于还息钱了,自己累死累活都是为银行做嫁衣,实在是划不来。
借息钱不如找亲戚朋友借钱,卖点东西也行。
所以一听说有人买他的房子,他马上同意,刚才还特地提起卖地,就是想把钱凑齐。
“好,那就去看看”邓秀珍想去看看,如果地理位置不好,就不买算了,毕竟那地赚钱是将来,现在还得吃饭过日子。
邓秀珍开着现成的麻木车,去得也快。
到达目的地,朱老七把地指给邓秀珍看。邓秀珍立刻下定了决心:买!必须买!
她是真没想到朱老七家的田地不是都在房子附近,而是几个地方都有,而有些地方那是后来那个片区的中心,妥妥的商业繁华地带!
要是现在买了,将来拆迁,自己不仅可以得住房,还能得门店,除此之外,还会有部分补偿款存银行,那是妥妥的拆迁暴发户啊!
能做拆迁暴发户,能躺赢,为什么要拼命?
邓秀珍做着发财躺赢的美梦,都忘了地还不是自己的,地的主人还在旁边。
朱老七有些着急了:她这到底是买还是不买?要是嫌贵,讲讲价也可以呀,不开口,就这么发呆是什么意思?
“这地你到底要不要?要的话,价格方面可以商量一下。”做买卖就是这样,谁着急谁掉价。这不,朱老七急着要钱去开店,只有主动让步。
“要肯定是想要,但是,总觉得贵了点,而且我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”上辈子邓秀珍做了大半生的生意,讲价这种事对她来说是小儿科。
邓秀珍会讲价,朱老七又急于卖地凑钱,最后价格讲到了一千六一亩,那房子和房子前面的场地,旁边的菜园一起给贰佰元。总共是九千捌百元。
两人订好合约,约定下午带好钱和证件去办手续。
中午邓秀珍回家吃饭,根本不提买地的事。下午覃彦林去跑麻木,邓秀珍就跟朱老七去办手续。手续不仅经过了土管
所,还让村里签了字。邓秀珍这才付了钱,拿着办好的手续高高兴兴回家。
那边覃彦林开电器店的事情也商量得差不多了,店主答应让他租金季付,就是一个季度一付。而且租给他三年,还在合约中约定,这中间不能突然不租给他,或突然提价。
朋友也联系好了电器厂,等他这边全部准备好后,交一部分钱,就可以把电器给他拉过来,他的电器店就可以开张了。
“秀珍,我跟人商量好了,开电器店。”晚上回来吃饭是覃彦林跟邓秀珍说。
“啊?”邓秀珍一惊。回家后,她就想着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