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有吃过的人夸赞说:“那豆芽瞧着似是用绿豆所发,发出来的芽约莫小指长短,吃起来清脆爽口,味道当真不错。”
也有信客好奇问起僧人,这发豆芽的方法,是如何寻得的。
斋堂里的小僧人也不隐瞒,诚实的笑笑,言是寺里的圆慧师叔,偶然去过一趟州桥夜市,从一位女摊主那里学来的。
什么?竟还是意外学得?
这样带着些偶然的前因,立马给慕名前来吃豆芽的信客们,多添了几分谈资。
接连好几天里,大相国寺的斋堂里都挤的满满当当,就是为了尝尝这豆芽的味道。
不过发豆芽毕竟需要时间,斋堂里一时人手不足,那些来晚了没吃上的客人,只得懊悔的望而兴叹。
与此同时,渐渐的有食客发现,在汴京城西的一间小铺面里,竟然也有豆芽卖。
热闹的街巷上,有人正好奇的低声议论:“你们听说了吗,除了大相国寺之外,城西一家姜记里面,竟然也卖豆芽。”
“姜记?怎得从前竟未听说过这家食店?”
“却不是食店,似乎是一处新开的小铺面,只能坐下五六桌客人。”
这样的议论多了,便有人好奇去城西看看。
然后就惊奇的发现,这姜记不但卖豆芽,而且做法上花样极多,远胜大相国寺里的素斋。
这铺面里的豆芽,要么搁在凉皮里当配菜吃,要么拿醋拌了,再点上一笼糯米烧卖,一起配着吃。
若是能吃辣的,还可以请开铺面的小娘子,额外浇上一勺辣子。那拌好的豆芽瞧上去红汪汪的,吃上一口味道香辣,脆爽又下饭,这不比清淡的斋菜过瘾?
于是,连着好几日里,姜如意发现来铺面里吃饭的客人,数量比先前足足翻了一倍。
而且这些客人中,要么点上一份凉皮,要么点上一份凉拌豆芽配着糯米烧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