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五个故事》带起了一波单集系列剧的热潮,在当年横扫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拍摄最佳男配等等十二项大奖。
可因为剧制的特殊性,以及种种难以言明的原因,叶幸司没有拿到视帝的金杯。
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名字血洗各大视频平台。
叶幸司携带《五个故事》荣耀归来,一扫蒋雨池爆料事件所带来的所有负面评价,巨幅照片重新挂上市心大厦那硕大的led屏。
俞悄在临时停车位坐了五分钟,什么都没想,只是盯着屏幕上叶幸司接受访谈的脸。
微信来电的音乐声突然响起,他心头一跳,朝中控屏看过去,蹦出来的是万洋的头像。
“哥!”万洋在视频里向俞悄展示他最佳男配的奖杯,“看见了吗?”
“看见了。”俞悄笑着朝他比个大拇指,“牛。”
“不枉我被叶老师骂了七个月。”万洋抹抹鼻子,“我想好我要往哪发展了,我要做正儿八经的演员,做个一流的演员。”
“小悄哥,你可要帮我啊。”
一流的演员。
多年前,那个什么都不是的年轻人,也信誓旦旦地这么对俞悄说。
我是演员。
多年前的晚上,也是这个位置,他望着大厦上的广告牌对那个人说:叶幸司,给我火。
俞悄不知道叶幸司现在算不算成为了一流的演员,只知道他成了一线的明星。
真真正正,不会熄灭地火了起来。
望着视频里朝气蓬勃的万洋,这个初生牛犊不怕虎,即使前路渺茫,也敢大谈梦想的青年,俞悄莫名的红了眼眶。
他喜欢万洋的青涩与拼命,如同喜欢曾经的叶幸司为了一个角色不顾一切的态度,喜欢他们能坐在夜市街上吃烧烤,吃得满嘴流油,没有粉丝与狗仔来打扰。
时间好快啊。
那时候的叶幸司可能是二十八线的明星,却是一流的演员。
记忆交织重叠,混乱的掺杂在一起,俞悄在胡思乱想中结束了与万洋的通话。
正准备驱车离开,又一条微信消息蹦了进来。
俞悄随意地望过去,出现的却不是万洋的头像。
叶幸司:等着我。
到底要等什么。
俞悄在心里嘀咕着把车开出去,驶过两个路口,突然刹车拿起手机,给叶幸司打了一个字的回复。
俞悄:啊。
两个月后,叶幸司影视公司上市,发布《五个故事2》的定角公告。
他招募了一批被网络时代所淡忘的实力派老演员们,同时大胆启用怀揣表演梦想的年轻演员,他本人却没有参与拍摄。
第二年,蛰伏了十个月的叶幸司突然放出电影海报:《那一年》
——他去拍了一部以九十年代下岗潮为背景,讲述一个家族在时代动荡下,种种机缘巧合中所发生的黑色故事。
叶幸司在《那一年》中所扮演的哑巴二哥,木讷漠然,因工伤失去了半条胳膊。
他在风雪中载着妻子去卖|淫赚取生活费,一路无话。在妻子跟着两个男人进入矮小的房门时,他张了张嘴,发出一道茫然的气声,下意识伸手去拉人。
原本该是手掌的位置,变成空荡荡的袖管,无力的擦着妻子的手肘滑下去,叶幸司怔怔掉下的那颗眼泪,被铺天盖地地剪辑。
《那一年》在网上引起巨大反响,却在上映三周后被全平台下架。
直到第三年九月,《那一年》杀破重围,突然出现在国际电影最高典礼的颁奖台。
俞悄是被小蜡紧急喊去看典礼直播的。
当时他正和纪繁西在酒桌上,在为万洋争取黄疯子新电影里的一个角色。
小蜡的电话打进来两个都被他直接摁掉。
直到小蜡发来一段录频,代表着荣耀与辉煌的光柱来回切换在五副巨大的电影海报上,右边倒数第二幅,赫然是叶幸司在《那一年》里的形象。
录屏里传来颁奖人顿挫有力的宣告:“the actor won the best actor award is——”
俞悄猛地站起身,椅子腿在大理石地板上拖拽出刺耳的声响。
“不好意思,”他五指在手机上紧攥到发白,冲众人歉意地微微鞠躬,“我去打个电话。”
他跑到走廊的尽头的窗台前,夏末的夜风温热地扑在脸上,被酒店里充足的冷气中和掉,明明是凉爽的,俞悄的手心却湿到险些将手机掉出去。
“——xgsi ye!”
点开直播的瞬间,光柱定格在《那一年》的海报上,颁奖人的高呼与磅礴的背景音乐同时充满俞悄的耳朵。
镜头切向观奖席,叶幸司在众人的掌声中微笑起身,优雅地致意。
叶幸司是如何走过金光闪闪的长廊,走上颁奖台,穿的什么衣服,与评委握手鞠躬时的表情是激动还是自然,接过左槊递来的金杯时有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