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o7章(1 / 2)

制作皮蛋主要原料有生石灰、纯碱、食盐、植物灰等,明确记载皮蛋的是在明朝,大胤朝类宋,那肯定是没有的。

皮蛋又被称为‘松花皮蛋”,因蛋白部分有如松花朵朵、栩栩如生而得名。皮蛋不但味美,而且还有一定的营养及药用价值,冬天早晨吃热乎的,夏天等放凉了再吃,开胃又爽口,老少皆宜,是一道不可多得的营养粥。

考虑到汴京城属于北方,以面食为主,苏若锦上手教了一道特色小面,这道小面的灵魂是油辣子,此时没有辣椒,只能用茱萸、花椒代替,用这两样熬成花椒面,花椒油。

花椒原产于中国,不是由国外传入的,所以苏若锦不要担心脱货。

此时,酱油没有分的那么细,一般都用黄豆酱油,特色小面刚好就需要地道的黄豆酱油,所以这也不费事,杂货铺子里都有的卖。

用碱发面,做成面条,佐以蔬菜、高汤、猪油等,再泼上油辣子,一碗香喷喷的特色小面就做成了,特别适合口味重的人,保准一吃一个喜欢。

第二日,天麻花亮,苏记早餐铺子早就热气腾腾开业了,门口立着上新品,第一日八折惠,若同消费超过五十文,还可以送一个皮蛋尝鲜。

食客都好奇:“皮蛋是什么蛋?”

二石一边忙,一边笑回:“是用鸭蛋做成的,客官,时辰还早,进来尝尝,好吃下次再买,不好吃,也就这一顿,是吧。”

“也是。”

好奇的人跟着进了大堂,大石媳妇熟练的给客户端上一大碗,还配了一个小碟子,小碟子里,头道酱油淋在被分成六瓣的松花蛋上,色泽如莹透如墨玉,缀着丝丝松雾之花。

食客惊叫:“我去过东辽,曾有幸见过松花,就跟这黑墨上的一样。”

大石媳妇山荷笑着回应,“咱们的皮蛋又叫松花蛋。”

“嘿,有意思!”

门口,等买早饭的人听到吃食还有典故,好多人把买的油条烧饼等带进堂内,单独又要了一碗皮蛋瘦肉粥,转眼间,大堂里就挤满了人,甚至还有人端着粥碗蹲到门口吃。

小小早饭摊子更热闹了。

一连几天,花平被闹得没办法睡,只好爬起来洗漱一翻,舀了一瓦罐皮蛋瘦肉粥悄无声息的出了铺子,七拐八弯,确定身后没人后才进了小院。

没想到赵小郡王居然也在,花平心道,难道小郡王会读心术?竟知道他今天早上会带早餐过来?

赵澜没注意到花平带了瓦罐,他开口道,“苏言祖最近怎么样?”

第142章 三十两(二更合4000字)

花平回道:“几天前找了他小侄女一趟,好像不欢而散,这几天窝在家中没有出门。”

“他没出门,不代表手下人没出门。”

小郡王对苏家小叔戒备心很强啊!

花平再次回道:“他的小厮,身边的关系网都查着,都没任何动静。”

姓苏的可不是省油的灯,赵澜不相信他能憋得住,“仔细盯着。”

“是,小郡王。”花平欲言又止。

赵澜像是感知到了什么,眉头蹙的更紧,“遇到公主的人了?”

那天在小山顶上,为了不让苏二娘发现自己与小郡王认识,他刻意避开小主人,倒是没注意到其它动静。

但山顶上都有什么人,他还是门清的,花平内心一动,像是琢磨出什么味道,难不成小郡王的姑姑对苏二娘的小叔有什么想法?

看到赵澜的脸色,花平赶紧反过来想,难道山顶偶遇不是偶然,而是人为?

京中皇亲国戚、豪门贵胄,簪缨世家遍地,那些心术不正之人会找准目标制造偶遇,然后……故事一个又一个,对于他们这些皇城探子来说,知道的可比别人多多了。

没想到竟有不怕死的想打月华公主的主意。

“属下会带人紧紧的盯着,一有动静立刻来报小郡王。”

如果不是小娘子的小叔,此刻,姓苏的怕是已经消失在京城了。

捏捏眉心,赵澜问,“带了什么?”

花平:……他还以为小主人没注意自己带东西了呢!没想到早就看到了。

笑道,“苏记新上的皮蛋瘦肉粥,小郡王要不要来一碗?”

废话,不吃,问你做什么?

花平当然知道小主人想吃,他就是贱兮兮故意的,总觉得小主人对苏二娘很特别,就好像他自己似的,也想生一个跟苏二娘一样的女儿。

可……小郡王今年才十三岁,这么早就想生女儿,未免早了些吧!

调侃归调侃,一瓦罐皮蛋瘦肉粥都不够几人分的,都吃的意犹味尽,沈先生甚至怪花平,“像小笼包了、肠粉等每个都带点过来呀,都不够塞牙缝的。”

“我没钱,咋好意思多拿。”

“你不会给钱啊!”

花平别了眼沈先生,意思是,你倒给伙食费啊,我是小娘子的师傅,我可以蹭吃蹭喝,你们算什么?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