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北朝帝业 第1节(3 / 4)

丝麻原料必须回售给李泰。

这些丝麻原料在经过大纺车的加工后,发还各户进行织造。李泰这里同样提供织机,每台织机每年必须提供多少织品,扣除丝线麻线与织机的成本之后,其他的织物则就按照时价以等量的物品进行交换。

资源只有经过置换,才能获得优化配置。掌握了洛水水利后,李泰的工坊纺线能力激增,但织造却严重的拖了后腿,即便想要扩大产出,却也没有足够的织工。

于乡户们而言,这种生产模式也极大的提高了他们的生产效率,而且生产模式的改变与产能的扩大完全不需要他们进行任何投入,都由李泰托底。

所以当李泰说完他这个计划的时候,在场众乡户们也都纷纷认领织机。这件事的风险几乎没有,即便他们不加入进来,各自也要进行纺织生产。

堂中近百乡豪,各量家势大小认领数量不等的织机,有的十几架,有的则上百架。到最后统计下来,认领的织机足有七千多架。

按照每架织机岁返百匹,那么到了明年这时候,李泰到了明年这时候就能手拥七十多万匹织物的巨货!而其中的三成都将扣除为他的成本投入,换言之就是二十多万匹属于他。剩下的五十多万匹,他则给予等价的物资进行交换。

这笔帐不算不知道,一算吓一跳,众人各自核计一番,一时间也都怀疑李泰有没有能力掌握这么大的物资盘口。

李泰则用实际行动证明他的实力,直接让人搬来金银于堂中分秤,七千多架织机他是没有的,所以也只能从乡户手中购买,当堂买卖、当堂称金,有多少要多少!

换言之,各家将各自织机卖给李泰,再各自领回进行生产,拿织机的所有权换来金银、生产不误,只要明年这时候返还定量就好。

乡户们自然是大赚,李泰也没有亏,这七十多万匹织物他家人一年累死也织不出来,七十多个高敖曹啊!

第0204章 家资相托

除了纺织模式的改变,李泰还将一部分自家产业的加工环节拆分出来,比如油坊油料的加工、还有造纸等工序。

也有一些乡豪踊跃认领,毕竟技术和先期成本都由李泰负责,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有李泰负责回购,他们的风险和投入都非常的小。

只不过多数乡豪还是比较保守,整体上对此热情并不如纺织那么高。

李泰对此也不在意,毕竟关西的民生还是比较脆弱,以耕织为根本并没有错。如果大家都不种田了,他就算有钱也没处买粮食。

这一轮合作洽谈完毕,李泰在众人眼中的形象也隐隐有所不同,已经可以说是群众公认、确凿无疑的乡里首望。坐在这里的哪里还是一个人,是七千多架织机、七十多万匹布帛啊!

整个华州、乃至于整个关西,能够撬动掌握这么多乡资物力的人也是少之又少,这就是威望与势力的最直观体现。

正事谈完,庄人们便送上各种饮食酒菜,众人都放开肚量畅饮饱食,宾主尽欢。

在席中李泰又将养伤完毕的李雁头介绍给大家,李雁头之前因为手刃刘镇羌,李泰为之请功,得授一个五品将军号与都督衔。去年都督衔还能凭着捐输钱粮买到,今年就变得金贵了起来。

澄城郡的防城已经在建造了,李泰打算安排李雁头担任这一个防城的守将,向众人引见也是为了给他统率乡团而作铺垫。

今年大阅之前诸州扫地为兵,但在大阅之后乡团又大量解散,华州境内也在所难免。

李泰之前招募的三百多名乡勇直接成为了自己的私人部曲,可之前宇文泰表示要由霸府承担陕北两防的物料消耗,他也意识到随着物资基础转好、宇文泰是想收紧一下权力,不能再让各境镇将与豪强势力无序激增。

所以李泰再想这么公开面向乡里招募私曲,就得小心点了。既然不能再面向乡豪个体广泛招募,那自然就得学习老大拉拢豪强,将这些乡豪们各自部曲广泛收编。

因此李泰又借着这气氛向众人公布,他将再扩募一千名乡团兵士,交由李雁头统率镇守澄城郡的防城中。

在场众人闻言后也都极为兴奋,各自踊跃表态愿意让自家子弟部曲追随入军。关西尚武风气浓厚,弓刀在手就能高人一等,李泰的仁义大气也是有目共睹。

之前商原募兵,便有许多人家子弟见征,只是因为标准太高而遗憾落选。如今又有了机会而且标准放宽,那自然要赶紧争取。

瞧着夜色渐深,李泰便让李雁头留下来代他主持宴会,自己则与柳敏一起返回谷中别墅醒酒休息。

等回到别墅中坐定下来,已经有点醉眼朦胧的柳敏先是痛饮了几碗醒酒暖身的姜汤,然后又表情夸张的对李泰说道:“往年我也曾经自负待人在事不失精明,但今天见到伯山你的言行规划,才知道人间真正智者是何姿态,自愧不如、羞不能及啊……能将乡情统合至此,盛聚人心物力,哪怕没有家世祖荫的庇护,此世也必有伯山你的一席之地啊,佩服、实在佩服!”

柳敏这么说,李泰自不跟他抬杠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