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,他不敢想。要说读书人有青名留史的愿望,他也有啊,他也是文官。
更何况他考取功名失败了,这样的机会早就跟他无缘了。
“郑、郑大人你说真的么?”他激动的问。
“当然,你冒着这么大的险修暗渠,又写折子要加人力跟财力,还有时间,你不怕触怒我么?这都敢写,可见你是真的想要把条水渠修好,这是你应该得的。”
“谢谢郑大人!”
江主簿在一旁也羡慕了,让这么一个小子来给水渠命名,以后没准儿百姓还要立碑的,就算百姓记不得他这个人了,但一定记得他给水渠取的这个名字,这是多大的荣誉。不说青名留史,留在大燕的国史馆里,但他的名字会留在新奉县的县志里。
百年之后,新奉县的百姓不会记得他们有一个主簿姓江,他在任何地方也不会留下痕迹。要是有子孙传下去可能还会记得,但三代之后基本上就记不得了,江主簿自己都记不清三代之前的前辈。
郑山辞给的水渠命名的机会,这比金子还要珍贵,因为这是他们文人最想要的。
江主簿要是这个人,这辈子都对郑山辞感激着,一辈子都记住他了。
这里除了这个人外,还有其他工房的人,他们听见郑山辞这般说,心里也是一阵翻江倒海,后悔不已。
郑山辞又去巡视了一遍,这边的事做得挺好的,他当下满意。
“郑山辞!”
郑山辞还以为自己幻听了,他怎么在这里听见了虞澜意的声音,他心里觉得是幻听,但还是转身朝着发出声音的地方看过去。
郑山辞的瞳孔微微扩大了一些,脸上顿时就带笑了。
“你怎么来了?”郑山辞快步迎上去。
虞澜意见这里还有这么多人在,还有郑山辞的下官呢,他矜持的说,“我坐船来的。”
郑山辞:“……”好小众的名词。
虞澜意没有横冲直撞直接撞进郑山辞的怀里,只是拿眼神看郑山辞。
“我跟他们一起来的。”虞澜意指给郑山辞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