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明月曾照小重山 第69节(2 / 4)

饶是顾羡心疼孙儿,听到这里也只能无言,榷场中外族往来,如今各族关系十分紧张,是极危险之地,鹤儿年轻不会武功,轻易是去不得的。他瞒着众人出行,的确是过了的。

顾羡叹了口气道:“他如今也快十七了,是时候成家立业了,选了家世匹配的适龄女子与他看看,看能否收一收他的心,我瞧着高家长房嫡女高雪玉不错,名满汴京,还有嘉阳郡主的独女盛明楼,也能配得上他。”

说到此,顾进帆还是叹气:“父亲,若说让这些女子倾慕他,倒也容易。可要说让他喜欢谁,比登天还难,他姑姑也不止一次跟他说了,未见他对哪个女子特别一些,眼下送军需要紧,还有调查内奸之事,先不论此事吧!”

顾羡听儿子这般说,又是叹了口气。

当年儿媳无子,他虽心里着急,却不想在儿媳面前露出端倪,还是儿媳主动提出给顾进帆纳妾,生了顾思远,思远记在儿媳名下养大,从小乖巧懂事,谁知儿媳没两年又有了顾思鹤,顾思鹤半岁便能语一岁便能同大人辩,生得又玉雪可爱,天资聪颖,他疼爱极了。只可惜他从小就漫不经心,不把富贵当回事,倒是不如他大哥懂事良多。

顾羡便道:“给远儿的职位可安排好了?他是个稳重的,现下倒是可以器重他多些。”

提起懂事守礼的大儿子,顾远帆眉眼也柔和了些:“都安排好了,已经给他上报了军器监监丞一职,等到他纳采之礼时再告诉他,也当是个惊喜了。”

顾羡便也欣慰笑笑,跟顾进帆谈论起后日就是天宁节了,该如何给太上皇送礼一事。

顾羡不知想到了什么,面露叹惋之色,“想当年太后,便是天宁节前不久逝世的,太上皇每年盛度天宁节,倒似丝毫不怀念太后的样子……君上亦不见得有多感念太后,不过谁也看不出君上的喜怒就是了。这次我们与李家相争之事,君上便是谁也不站的。”

顾羡想起当年,太后还是皇后的时候,总是被太上皇冷落的时日。君上是中宫皇后所生之嫡子,那时候高祖皇帝在世,越过太上皇,直接定了君上的太子之位,接君上到身边亲养。

他又对顾进帆道:“虽如今西夏已差不多被君上收拾平整,但你明日押送军需也要小心!早去早归,若能赶在中秋之前回来,我们家倒也能吃个节宴了。”

顾进帆一笑,看着老父亲已经有些衰老的容颜,温和说:“儿子知道,您喜欢吃戈壁上的兔子,到时候,儿子给您打几只野兔子回来做节礼!”

顾羡瞪他,觉得自己儿子实在不是那么聪明,他怎生出鹤儿那般的妖孽来。他道:“我如今还能咬得动野兔肉,我咬你差不多!”

第81章

天色晦暗不明, 远郊此时已入秋季,微寒的朔风吹遍了河北西路。

顾进帆领着三十余人,押送顾家即将送往前线的军需。此时队伍已行军大半日, 因想早日押送军需赶到榷场,也想早些将顾思鹤带回来,顾进帆命队伍快马前行,行军极快。

军中巡检骑在马上,遥看着晦暗的天际, 极远处的一排被狂风吹得乱晃的高大杨树。他一夹马肚, 追上顾进帆对他道:“国公爷, 眼看着是要下雨了, 前面三里地有个绵州驿站, 大人可要在那里停军歇息?大郎君吩咐过, 您风寒尚未好全,他给您在那里备下了汤药。”

顾进帆也望向远方天际, 的确是要下雨的征兆。

倘若只是下雨,他并不想停止行军。军马要是停下来修整, 耽误的时间便长了。可巡检却说顾思远早已给他备好了, 他总不想辜负了远儿的一番心意。

顾进帆点了点头,巡检立刻举起佩剑道:“全力行军, 到前方绵州驿站歇息!”

再远一些的郊区, 也有十多身着短衣,绑护臂,戴佩剑之人策马朝着汴京的方向疾驰而去。领头之人一身玄衣长袍, 头发高束, 半蒙面,只露出一双凤眸, 满是漠然与凌厉。

天空此时已乌云密布,大雨骤然就要下下来,可是他们却全然不管,只拼命往前赶去。马蹄踏过微黄的草地,大风起兮,吹得草地翻起浪来。

正在此时,却见他们行进的方向上,有一人远远骑马赶来。声音遥遥传来:“世子爷,世子爷,您慢下马!”

顾思鹤听得这声音熟悉,勒紧缰绳减慢了马速。那人骑的是一匹西北蕃马,马身筋骨突出,速度极快,几息就奔到了近处。此人也不下马请安,而是勒住缰绳立刻焦急道:“世子爷!小的按您说的,一直阻止国公爷出门。可前些日子,军中传信回来说近日厢军募兵,军需提前告罄,国公爷……国公爷便决定自己押送军需出来。小的万万拦不住!您快回去吧!”

顾思鹤眉头紧皱。他才从榷场那边回来。近日何曾募兵,更没有军需告罄一事,定是有人传假消息!

……不好!

他心中骤冷,立刻问道:“他们走的是哪条路,”

那人见世子爷面沉如水,也连忙道:“走的是绵州府的方向。现应还没到绵州县城!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