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八零十三行女老板 第63节(3 / 3)

我可不是之前的程嫂子那种人,做不出背叛的事。”

穆振平做了一辈子警察,就算现在退休了也还是正直的做派,闻言顿时眉头深深皱起,“老刘,你真是这么想的?”

“怎么可能。”虽然是否认,但刘全庆略显尴尬的笑容却将真相明明白白的显露。

穆振平板起脸,立刻把人赶了出去,“是我识人不清,以后你别再来我家,要是我个仔真跟着你做出那种不仁不义的的事情,就算是他我也照撵不误!”

第二天,穆霖到了知意制衣厂后就说了昨晚刘全庆去他家“诱惑”他的事情。

姜玉芝反应很是平淡,“哦,你不是第一个了,晓慧、郑香还有村里来厂子里上班的女人们,王淑英、彭美琴、张芳……她们都被找过,看来对方是发现‘娘子军’撬不动,又转头找到了你。”

“找我也没用,男子汉大丈夫,威武不能屈,而且,”穆霖悄悄地看她一眼,随即又不自在的转开,“而且我爸也不能让。”

周知意看戏似的在两人间来回看着,憋着笑,她倒要看看这两人之间那层窗户纸什么时候能够戳破。

“不过这样下去也不是回事,”穆霖转头对周知意说,“那几个服装店的老板就算不知道我们的四季衫是怎么做的,但还是可以照葫芦画瓢,用别的面料代替,做个相似款式,就像我们那款针织polo衫,何萍不是说看他们换成布料做了出来、已经挂到他们的店里售卖了吗?”

穆霖说着心头窝火,低声咒骂一声,“这些人就知道盯着我们,看我们出什么款就抄走什么款,简直是一帮水蛭,吸我们的血。”

就算是在现代,“抄款”这种现象都在服装行业中层出不穷、无法杜绝,而在这个连“设计”这个概念都还没有的当下,人们的观念就是看谁家什么款式卖得好就跟着做,只不过之前都是照着外国品牌的衣服做仿品,就像从前海林制衣厂做的仿版梵特杰衬衫;抑或者跟着港岛那边的潮流走,看他们的电视剧中明星穿的衣服是什么款式,就跟着做。

现在「南风」出了名,闻名而来进货的客商络绎不绝,自然又成了东坝街上其他女装档口店照做的靶子。

姜玉芝、何萍、穆霖过去都是在各个制衣厂工作,曾经不以为然的事情,到现在“刀子”真的落到自己身上,才真切的感受到了愤怒。

“所以啊,只要还呆在‘水中’,就会一直被吸血。”周知意说着,看向面前桌上铺开的新宁市地图。

姜佑青继续讲自己打听来的事情,“除了东坝街外,这一两年在紧邻新宁火车站的站东路上自发聚集了一些服装商,他们沿街开的服装店形成了一片小市场,叫做站东服装市场。”

姜佑青又指向地图上的另一处,“这里最近也在筹建一个新的服装市场,以十三行路为中心,向四周辐射开来,据说是新宁市的领导班子们想要重振这片土地上往日的辉煌。”

十三行路,这个路名还是源于过去的那段历史。两百多年前,十三家较有实力的行商被指定与洋船上的外商做生意,并代海关征缴关税,哪怕是后来各地关卡封闭,仍保留了十三行对外经商的权利,是当时唯一的对外贸易渠道,一时风光无限,虽然之后因百般原因渐渐没落,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,留下这条命名为十三行路,依稀能看到其曾经的痕迹。

周知意望着地图思索着。

站东服装市场毗邻新宁火车站,人流量不用说,新宁的服装是做的全国个体户的生意,占个地理位置便利的优势,生意肯定差不了,不然也不会自发形成一片市场;

但周知意知道,十三行,在未来不仅指的是过去那十三家垄断外贸的行商,更是服装行业赫赫有名的全国服装批发市场,成为新宁最为标志性的商贸场所,和曾经的辉煌一样,这里的衣服不只是销往全国各地、更是有很多外商都来此地拿货。

这片街市挣扎着,在九十年代终于迎来了第二次黄金时代。

甚至可以说,后来东坝街的衰败,和十三行强势占据市场龙头脱不开干系,毕竟商业就是这样,此消彼长,如浪花般,有起来的、就会有下去的。

纤细的手指点了点地图上“十三行路”这几个字,绕着其画了个圈,周知意开口,做出了决定,“我们去这里。”

——

大多数人都有从众心理,就像wk潮流女装店的老板吴坤,他把另外几家服装店的老板聚集起来,四处打听,知道了大顺针织厂就是生产南风牌黄毛衣的厂子,几人找过去,和针织厂的刘老板谈下了给他们也供货的这单生意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