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76章 对轰(求订阅求月票)(2 / 2)

加入书签

也从来不比金属要弱,决定潜力上限的永远不是物质本身,而是组合构造的方式。金刚石,六方金刚石,石墨烯,硫化碳炔,这些东西,都是由碳基质构成,但是一个比一个要硬。

科技,从来没有弱项,只有最擅长,和最合适的。

瞬息之间。

碰撞发生,炮弹相撞,论攻坚,比硬度,论坚挺,比强度。

武器设计之初便是考虑过拦截问题,集人类智慧结晶的炮弹,可不是随意可以拦截的,不是光对撞就能完成拦截。

强度足够又在高速旋转的弹头,突击者拦截的炮弹质量偏小,碰撞位置不正确,充其量只能稍稍偏转炮弹的行进方向,紧接着就被旋转的力道弹射开。而受到偏转力的影响,这些炮弹的轨迹变得更加难以预测。

只有打的非常正的那些极个别炮弹,碰撞的一刹那,彼此前进的速度突然猛的一滞,这一看,仿佛有种画面的割裂感,最先接触的部位,竟然产生星星点点的强光,这是剧烈撞击在短时间造成的高温高压反应,紧跟着,炮弹之间强度似乎相差仿佛,彼此都在剧烈变形,生物电磁炮的动能弹在于质量大,速度也够快,总体动能强,所以微微一挫后,继续推挤着突击者的动能炮弹前进,而突击者发射的动能炮,质量虽小,但是,胜在量大,后者前扑后继,这被偶然命中的生物动能炮弹最终被排除威胁。

生物电磁炮弹的目的就是压制突击者的进攻速度,而突击者要生存下来,同样需要铺天盖地而来的电磁动能炮减低速度或者偏转方向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